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文/趙元波
商朝晚期,虞國人和芮國人為了田野的界限而發生了爭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互不相讓,誰也說服不了誰,一場決斗即將發生,好在雙方都保持了克制,相約一起到西伯侯(就是后來的周文王)那里去請西伯侯評判,給雙方一個合理的說法。
雙方的代表來到西伯侯所管轄的境內,只見那里的老百姓像士大夫一樣相互禮讓,人人舉止得體;來到京城里,但見那里的士大夫就像三公九卿一樣相互尊讓,人人彬彬有禮。
在還沒有見到西伯侯時,兩國的代表在一起議論說:“這里的百姓能夠像士大夫一樣互相禮讓;這里的士大夫就像公卿一樣相互尊讓,如此看來,這里的君主也必然是不把天下當作是私有財產占為己有的。我們兩國竟然為了區區田野的界限發生了爭執,看看西伯侯所管轄的百姓相互禮讓,官員們相互尊讓,我們還好意思去找西伯侯評理嗎?”
就這樣,兩國的代表對原來相互爭執的田野互相尊讓起來,認為那只不過是塊閑田而已值不得爭執,矛盾一下子得以化解。
國家與國家之間互尊互讓,就會和諧共處。其實,在人際交往中,只要多一點尊重,少一點刻薄;多一點理解,少一點任性;多一點稱贊,少一點批評,人與人之間將會和諧共處,潤物無聲勝過電閃雷鳴。
下一篇:令狐沖職場生涯的啟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世間沒有無縫的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