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至少一個世紀以來,心理學家所困惑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只有少數一些人才會變得富有?
男人成為富豪的機會遠遠比女人大。世界上的大富翁大多數是男人。這并非統計上的意外事件,事實上,目前在美國的女性富豪中,還沒有人出身寒微。而那些能夠聚集到一億美元資產,靠自身力量發跡的大富豪中則沒有女性。
為什么沒有呢?你一定會問這個問題。
婦女解放運動者當然會辯稱:婦女不能變成大富豪,是因為文化和經濟制度剝奪了她們致富的機會。另一方面,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婦女沒有聚積資金的強烈欲望。
一位心理學家說:“一位婦女希望自己有足夠的金錢,使她個人及家庭生活寬裕。但當她達到那種富有的程度時,她便不再去聚積更多的金錢。男人則不同,他們得到了足夠生活的金錢之后,仍拼命地去聚積他們的財富。”
在一個家庭中,妻子總是協助丈夫增加收入。甚至督促丈夫更加努力,但當他們到了中年,有了相當的財富后,妻子就來了一個大轉變。丈夫繼續去聚積更多的財富,妻子因怕丈夫健康受影響,而試圖說服丈夫不要因金錢而過度勞累。
很難說這種差異是社會和文化的力量使然,也很難說是兩性的天然個性使然。我們只知道:如果你希望自己成為富豪,并且你是男人,那么,你的機會要比女人大很多。
白手起家的富豪中,有不少是在年幼時便失去了父愛或母愛,有的是因為離婚,有的是因為死亡。
有三位教授曾對110家公司的創業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企業家在幼年時父母死亡者極多”,他們的情況是:“孤孤單單的孩子,雙手骯臟,眼含淚水,接受不幸,面對危險的未來……”
為什么父母的死亡或離去,能使一個孩子走向富有?這三位教授提出了兩種可能性:一、失去父母的孩子,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他決心要賺大量的金錢,使自己永遠不會淪于困苦中。二、失去了父母,使他更加自立,為了治愈自己精神上的創傷,他要說服自己,使自己相信不需要父母的幫助,自己也可以力爭上游,圖謀發展。
相反,越是被父母溺愛的孩子,越沒有生存能力。嬌生慣養的孩子,也許容易成為一個相信親情友情的善良人,但一般不能洞明世事,練達人情。
白手起家的富豪中,有半數都是中學休學的學生,只有極少人勉強地讀完了大學。
大學教育對于商業成功并不重要。如何發財,一般標準的學校或大學是不教這門功課的。許多大學生對股票、期貨一無所知,至于如何運用別人的錢去發財,更是一竅不通。這些知識,只能是在接受完教育、走出校門以后,在社會中憑眼睛和耳朵去學習。
多數富翁在學校時默默無聞,甚至是個很失敗的學生。一項調查發現:“最成功的那些中年人——若以金錢作為成功標準,卻是當年在學校時,同學們并不看好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在學校不善交際,他們害羞、笨拙、怪異。而那些在學校表現最突出的,使同學們認為日后必成大器的學生,事實上卻未必能實現同學們對他們的期待。”
這是什么緣故呢?
也許,學校的環境與成年人的世界很不相同。在學校里成功,是某一類型的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成功,又是另一類型的人。因此,一個在某種環境里成功的人,會發現在另一種環境里不易成功。也許,所謂“最可能成功”的學生,可能在年輕時,便已耗盡了他們的鋒芒,而那些看上去笨拙和怪異的學生,卻慢慢獲得了成功。
成為富翁的人當中,顯著的共同之處,是崇拜工作,絕對愛好工作。他們強烈的工作欲,甚至破壞了他們的婚姻,也破壞了他們生活的其他因素。工作是他們本身的一部分,他們不能改變工作的習慣,正如不能改變他們的性別一樣。這可能就是他們致富的真正秘訣。
下一篇:你的錢豬里有幾枚硬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到機場去養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