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我帶過的最后一名實習生在結束實習前,曾和我有過一次關于“青春”的言語交鋒。
我對她說:“我不羨慕你的年輕,因為我也年輕過,而你還沒有老過。”
這位叫“小排”的姑娘用了不到三秒鐘就以牙還牙道:“我會老的,但你已經不會再年輕了。”
彼時,那個自稱有“選擇恐懼癥”、剛開始“奔三”的小排或許正面臨她人生的第一個自主選擇:是繼續深造,還是投身職場。而向來“自作自受”、臨近而立之年的我正路過職場的第一個拐點:是留守老東家,還是轉行新領域。擺在我倆面前的,都是一道限時必答的單選題,唯一的區別在于:小排剛剛開始享受青春,而我的青春只剩下一截尾巴了。
這一區別注定了我們在作選擇時會有截然不同的心態。小排把作選擇看作像拋硬幣一樣簡單,盡管在硬幣拋出的一瞬間,心里還是會有一個傾向性的期待。而我恨不得把關于留守和轉行的利弊寫滿一張白紙:老東家的人員熟悉、環境寬松,新單位機會難得、平臺寬廣;老東家不用坐班,可以睡到自然醒,但作息沒有規律,新單位的賬面收入有限,但福利待遇較有保障……
在關于留守或是轉行的選擇上,一向沒有“選擇恐懼癥”的我少見地糾結了。
傾向于留守的最大砝碼,是我對老東家的深厚感情。
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見證了我從一個“凡事沒把握”的菜鳥升級為一個“遇事能hold住”的熟手的過程。在整理個人物品時,獎狀、飯卡、工資條、介紹信、工作筆記、納稅證明,還有每年單位聯歡會上的抽獎券,每一樣都帶有老東家的印記。實習時剪輯的視頻驚呆了當時更習慣看PPT的部門同事,第一次單獨出差竟然沒帶筆記本電腦就敢上路,夜班結束后一邊嗑瓜子一邊看南非世界杯決賽,從聯歡會的觀眾逐漸晉級為群眾演員、主持人直至導演助理,當然還包括和每一個實習生“斗智斗勇”,與他們一起成長……可以說,老東家之于我,就像學校之于學生,沃土之于青苗,樂園之于孩童。
傾向于轉行的最大吸引,是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思考。
坦率地說,我沒有想過自己要在老東家干上一輩子。盡管平日里的工作氛圍輕松愉快,但當我靜下心來寫總結時,我發現自己能在這一行業里做到專業,但尚做不到敬業、愛業和樂業。我擔心,這會成為我繼續在行業內前進的障礙。
我還擔心,自己在自由揮灑的這段青春里,嘗鮮居多,積累甚少,如果繼續嘗鮮,我可能會習慣于淺嘗輒止,再過幾年會形成職業倦怠,收不回來了。而新單位帶來的挑戰不僅有助于我端正態度鍛煉能力,還能提升我的專注力。
在我看來,梁靜茹的那首《分手快樂》,有一句歌詞能代表我對老東家的感情——“分手快樂,祝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后來,有舊同事告訴我一個可以讓我安心的消息:接替我的那位新同事比當時的我更靠譜,更踏實,更適合那個職位。
知道這個消息,我感到知足和欣慰——為自己能把最美的青春留給將來會更好的老東家而感到知足,為自己不再留戀青春往事轉而迎接嶄新的挑戰而感到欣慰。
我想,小排說得一點兒都沒錯,臨近而立之年的我已經不會再年輕了。我只是慶幸,我的青春有一個Happy Ending,用中文說便是——我與青春分手快樂。
下一篇:最在乎的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內心沒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