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辛覺發現那張紙條純屬偶然。
他在出版社做編輯,那天一上班就看到校對公司校完又返回的書稿。翻至第74頁,辛覺突然發現接下來的這張稿紙與該書稿無關,他挑出來,擱在一邊,再一看,停住了。
這張A4紙的正面是某張廢棄的稿子,幾行鉛字,剩下的是大幅的圖,留白處頗多。而正是留白處隱隱滲著背面藍黑墨水的字跡。
辛覺便翻過來看。
稿紙背面寫著:
“拿到本科證,兩年。”“考研,三年。三年考不上就讀在職研。”這是學業。
“校對,好校對,差錯率努力到零。”“拿到本科證,圖書公司應聘編輯。”“拿到碩士證,正規出版社應聘編輯。”這是職業。
“存錢、存錢、存錢,學習、學習、學習,存夠學費!”這是經濟。
“地下室怎么了?這次租的已經有窗戶了,比剛來時好多了。”這是現階段。
“畢業一年多,來北京也有半年了……不能總保持陰沉的心情,看到比自己小很多的姑娘們都做了那么多事,吃了那么多苦,我這又算得了什么。這里有這么多知識要學,有那么多書可以看,改變一下吧,別讓自己那么不快樂。”這是自我激勵和安慰。
“用五年改變自己。”這是總結和計劃。
辛覺先是愕然,繼而會心一笑,再靈機一動,拿著這張A4紙,與書稿上校對的筆跡一一核對。
沒錯,一定是校對公司的校對寫的,又不小心夾在書稿里了!
如果真的是個校對,辛覺大概知道她現在的狀況——大專畢業、北漂,住地下室,拿一千多元的工資,辛覺清楚那家校對公司的待遇。
辛覺再拿起紙條端詳。
嗯,這姑娘看來曾“陰沉”過一段時間;現階段最大的目標是去正規出版社當編輯——她想了那么多,寫到這兒終于戛然停止。為了這個目標,她逐條寫出接近目標的策略,從學歷到轉行到換工作的步驟,包括現階段能做什么,看哪些書。
辛覺有點想笑,笑這姑娘要是知道這么私密的心靈計劃給一個陌生人看到,該多么尷尬啊。想完,辛覺又有點想哭。
辦公室里沒有別人,他點一支煙,想到他的紙條。
其實他很熟悉這種紙條,寫在某張紙的背面,不敢或不想拿一張正式的紙,因為它太私密,只想寫給自己看。
他還記得他寫紙條的日子。
那時,水產大學畢業,在水族館上班,他以為這輩子就這樣完了。可他很清楚,自己喜歡做與文字有關的工作,于是貓在值班室看考研書。報考最著名大學的中文專業?他對自己說,別癡心妄想了,說著說著又在草稿紙上順手寫些什么,無數次順手。
一直以來,辛覺以為這是他才知道的心理游戲。想超越現實,列出一個最想達到的目標,研究極卑微的自己和目標的距離,給自己一個耐力能撐到的時限,再給出一個看起來能操作的計劃,計劃詳細到我現在要做什么。
不過這種心理游戲已經久違,自從在這城市扎下根,有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又有些年頭了,辛覺已經麻木,他近乎忘記,他曾經為理想奮斗過。
辛覺越來越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日漸消沉。他現在似乎被一把鈍刀子割,鈍刀子是惰性,也是環境,還有各種遠離核心、騷擾核心的糾紛,核心便是他最想干最該干的事。
手中這張紙條,讓辛覺拿起筆。
他一個一個列目標,數他和目標的距離,倒推今年我要做什么,這個月我要做什么,此刻我要做什么。
“我要做個好編輯。”“我該關注市場,做幾個好選題。”“我要跳到更適合我發展的社。”“我要寫一直想寫的小說。”“我要健身。”“我要讀書。”
……
辛覺的心里突然有了譜。年少時常玩的“目標、距離、做什么”的心理游戲讓他精神煥發起來。
其實就是這么簡單,你再低谷,你能想到的你的巔峰只要不是幻想,和該低谷的距離也能明確計算出,剩下的就是怎么完成了。
下一篇:麻豆:網絡滋養的時尚精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顏回竊飯看管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