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怪”現象:孩子騙家長的錢,父母竟一次一次被騙;丈夫打妻子,妻子竟一回一回被打……這些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心理現象—交往模式的存在。也就是說,兩個或幾個人交往久了,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即使你在其中處于弱者位置也不會引發對方的同情,因為已經習以為常了。只有改變這種模式,你才能成為人際關系的主人,成為生活的強者。
董靜從小就是個乖孩子。闖紅燈的記錄一次沒有,別人得罪了她,她先不好意思:“沒關系。”媽媽總為這孩子的將來發愁,爸爸卻說,社會就需要這樣守規則的人。
董靜在一家外企工作,負責技術支持。工作第三個月,她就在部門會議上受到了表揚,拿了500元的業績突出獎,興高采烈地請大家去吃飯,卻被一句閑聊中傷:“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得了,一到單位就知道搶case。”
“可不是,難道家里就指著這點獎金補貼呀?”惡毒的聲音在洗手間里飄出。
那是董靜頭一次體會到手腳發抖的滋味。回去告訴老爸,老爸卻說:你是不是太張揚了?記住,在公司里要忍耐些。
她一想也是。于是好案子都交給別人做;春節值班她值4天,別人值3天,拿的加班費卻比別人少;去歐洲出差的機會讓給了趙大姐,自己則選擇了孟加拉……幾乎再也找不出這樣“溫良恭謙讓”的80后了。可年終評比時,她拿到的評分居然是“average(平均)”,離理想的“outstanding(杰出)”差兩個等級。
跑去問經理,經理說:“以為你不會介意的,再說,你年紀輕,多的是機會……”
董靜打了個寒戰。她突然意識到,不能這樣下去了。
2010年12月14日,與李大姐的一頓惡吵,讓全組的人看到董靜也有“動物兇猛”的一面。那位大姐習慣性地想把責任往小字輩身上推:“你懂個屁呀!我以前料理山東的case,從未出現過問題……”
“拜托,你刷刷牙好吧?問題就出在你身上。”董靜毫不客氣地回答。
李大姐愣了,5秒鐘后開始呼天喊地,跑去找老板哭訴,誓要把這敢翻天的小妖精拽下馬。
“你死慘了,她是三朝元老。”有人提醒董靜。
“不怕。”董靜鎮定自若。她把事情的原委、出故障的原因、客戶的反饋意見整理成文檔,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了整個公司的人—有驚無險!
這以后,董靜再不是乖乖女,而是有名的小潑婦,同事們對她也是敬怕兼具,而董靜工作起來倒順利了許多。
成全彼此,“謊言”無罪費爾德曼說:“我們也明白,從某種程度來說世界并不誠實。”謊言就像空氣和水一樣,是這個世界必然的存在。但什么是有殺傷性的謊言?在別人期待真話時所說的謊言就是具有殺傷力的,容易激起心理層面的反抗。但如果利用得當,“謊言”也會變成人際間的潤滑劑,使原本沖擊力很大的事情在心理上軟著陸,減輕刺激和壓力。
柳盈盈以為一進這家化妝品公司,就會進入一個活色生香的世界,然而卻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那真是電視上的模特嗎?因睡眠不足而泛黃的臉色,辛辣所引起的坑坑洼洼,言談舉止也與優雅毫不沾邊……然而,化妝師與攝影師完美地彌補了這一切。
接受委派,她咬著筆尖費勁地寫廣告詞。她問老前輩:“有時候是不是會覺得對不起消費者?”
“那看你怎么把握了。你可以用形容詞來描繪這個產品,也可以一五一十地分析它的化學成分。然而,你不覺得此時真實更接近殘忍嗎?你要告訴那些心懷美夢的女孩,她們用的就是甘油、活性劑、合成酯?”老前輩意味深長地嘆道:“夢想,比真相更值錢。”
柳盈盈恍然大悟。此后,她開始用一種充滿夢幻色彩的描述性詞語來形容那些其實很普通的化妝品,很快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公司的宣傳文案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后來經歷過一些事情后,柳盈盈更明白原來“謊言”不光可以用在文案上,更重要的還在人際相處中。
那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商業狙擊戰。競爭對手以“損害皮膚”為由發動了宣傳攻勢,一時間,柳盈盈所在的公司銷售額巨減,員工人心浮動。
“聽說春節過后,獎金要削減50%?”下屬問。
“是的,獎金的確遇到一些障礙,但我們正在溝通解決。”這實際上等于告訴下屬,“你的情報很準確,老板減薪的決心已定。”
“我孩子剛出生,一旦降薪會慘不忍睹。”
“正因為如此,你不可輕易辭職,穩定而熟悉的工作多么重要!”其實這是說,你是老員工,一旦離開會帶走大批客戶源。
點擊下載__樂讀APP(Android)__每天更新好文章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