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俗語說:“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近年來,房價(專題)居高不下,物價節節攀升,對許多普通百姓來說,節約更是成為了一種習慣與追求。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名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是如何安排日常生活開支的。
姓名:小魯
職業:財務
年齡:24歲
2004年,我從中專會計專業畢業后,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放棄上大學的念頭,進入職場。工作伊始,我便學以致用為自己制訂了一份年度費用預算表。把各項費用登記入賬,力求取之有度,用之有節。
吃是最基本的生活花銷。我的伙食開支主要包括午餐費和晚餐費。午餐一般在單位解決,當時一份快餐最少5元,按每月25天累計,一年要1500元;而一份點心是3元左右,一年是900元。為了節省開支,我基本吃點心。這樣一年的午餐費就可以省下600元。晚餐回家吃。父母養育自己這么多年不容易,現能掙錢了也該自食其力了,所以我每個月交給父母300元的伙食費。
服裝費。一般情況,我很少購買品牌衣服。我的衣服大多是在服裝批發市場淘來,價廉物美。經常有同事夸我買的東西既實惠又實用,我說自己錢賺得少,也讓別人少賺我的錢。到了秋冬季節,我就自己買毛線編織毛衣。一斤羊毛才四十多元錢,七兩羊毛就可以編織一件毛衣了,既省錢又獨具特色。
人情交際費。遇上親友結婚生子上門賀喜,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不會到處結交朋友,有人情往來的都是一些平時關系較好的朋友,且每筆“人情費”控制在500~1000元左右,禮輕情誼重。平日,為了感情交流,偶爾我也跟朋友出去一起喝茶聊天或吃飯。聚會場所,基本定于快餐店、大排檔,這些地方相對經濟實惠。即使去茶座,也只是點些茶水、飲料、小點心,花費不大。每月,我把交際費用控制在300元左右,一旦預算花完,即使別人邀請我,我也會借機推托。
最后一項是再教育支出。主要是用于繼續充電的學費、培訓費、考試費。通過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勞動能力、增強求職砝碼,為將來升職加薪奠定基礎。
初入職場工資不高,每月到手才1500元左右,年終獎金約2500元,由此全年預算總收入僅20500元。不過,堅持記賬使得我可以更為合理地安排消費,避免因為一時沖動,花了不該花的錢。所以除去全年預算開支費用14400元,還能節余6100元。另外,我還利用休息時間,找了一份兼職賺點外塊,確保一年存下一萬元錢。
三年須臾而過。去年,我的大專文憑順利到手,同時也攢足了升讀本科的學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庭負擔。回首往日,我感到非常欣慰。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感覺,往往與財富多少無關”。誰說不是呢?
下一篇:工薪一族房貸理財四法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0后新生兒家庭如何理財不“月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