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這幾天大盤跑的不錯!”
“這個季度我們的CPI不靈光!”
“這只股票的基本面和技術面都不錯,特別是……”
這些專業詞句不再是專業人事的專業用語了,現在只要你走進任何一家金融服務機構,無論是金融服務人員還是顧客都能大侃特侃。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20年前,我們的國民基本上對于金融知識的認識基本為零,對于理財那兩個字更是完全的陌生,定期存款基本上成了90%以上國民的首選,其實也是唯一的選擇。
隨著股市1996、1997年第一波大行情,全民炒股成了那個時代的代名詞。不冷靜的投資,大家排隊開戶,固然造就了千千萬萬個“楊百萬”,但有更多的股民成了“犧牲品”。理財這個概念也第一次被推上了歷史舞臺,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里,大家明白了定期存款只是一個選擇。
到了2000年后,新的股市行情到來,大家開始意識到投資股票并非適合所有非專業人事,轉而投資基金的熱潮開始涌現,排隊買基金的熱鬧場景在銀行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投資前變得謹慎,開始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銀行的理財產品也開始成為我們的選擇,對保險的重新認識也是人們理財意識進步的直接體現。
現在,金融理財師有了國際認證,有了更多的監管和更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理財師隊伍在不斷的壯大,理財師們把資產配置的概念帶給了大家,也把預期收益率的概念灌輸給了客戶。
20年里,人們從對理財一無所知到現在“民間股神”、“平民經濟學家”無處不在,更是證明了我國金融業以及理財領域的大發展。如今GDP、CPI、升息降息,國家經濟政策都成了茶余飯后的話題。人們已經明白固定的無風險收益率,已經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所以尋求專業理財師的專業建議,幫助資產保值,幫助資產合理增值。股票、基金只是資產配置里的一部分;債券、貨幣型產品,以及保險還有定期存款也是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從事理財師這個職業到現在已經兩年,無論是幫個人理財還是企業理財,都讓我深深體會到責任和專業兩個字的分量。風險永遠伴隨著收益。理財師的第一要義就是風險提示,和預期收益概念的提示越來越多的客戶在我們理財師的專業建議下,知道了風險投資的意義,也知道了通過資產配置和產品的多元化來分攤風險。通過二級市場為客戶取得預期收益,需要的是每一個理財師的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的專業素養和投資經驗。理財師打理的不只是客戶的資產,更是客戶的投資理念;理財師診斷的不只是客戶的財富,更是客戶的生活觀、投資觀;理財師需要的不只是客戶的余額增長,更是客戶的信任度以及滿意度的增長。
下一篇:職場理財:求職必看省錢秘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場新人理財三招 省錢有訣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