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1. 余額寶
自2013年火起來的余額寶曾經作為流動性兼具收益性的產品,收獲不少忠誠“寶粉”。然而,隨著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的寬松,余額寶類產品收益率屢創新低。余額寶8月8日顯示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3.228%,又一次創下余額寶誕生之后的收益新低。隨著央行貨幣政策的持續寬松,銀行間市場利率將持續走低,對于余額寶類的各種產品而言,收益率必然隨大市走低。
點評:對于余額寶而言,曾經創造的7%年化收益率只是2013年“錢荒”事件造就的收益奇跡,也是幾乎無法復制的歷史。而目前余額寶收益的回落也是理性的回歸,高收益和高流動性必然是負相關的聯系,想要獲得高流動性,必然需要損失一部分收益作為代價。建議投資者可以將部分流動資金放入余額寶,如果想獲取更高的收益,可以選擇其他投資渠道。
2. 儲蓄式國債
憑借著穩健和相對高收益,每次儲蓄國債發行時,都能看到一大群老人在銀行門口排隊,隨著時間的遞推,“金邊債券”的魅力依舊未減。8月10日,財政部將發行今年第八期儲蓄國債,3年期收益4.5%;5年期收益4.87%。相比國有大行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同樣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不過,和同期的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收益不占據優勢。
點評:國債一般是老年人最偏愛的一種投資品種,它以國家信用作為保障,穩健,同時還比同期銀行定期存款收益要高。但相比其他投資產品,國債相對期限太長,流動性不強。如果提前承兌需要損失一定期限的利息,成本較高。因此,如果想投資儲蓄國債,需要抱著長期投資的準備。
3. 銀行定期存款
自今年央行逐步擴大存款利率的浮動區間后,投資者辦理銀行定期存款也需要貨比三家了。從最新的存款基準利率來看,3個月的基準年化利率僅達1.6%。大型商業銀行定存上浮幅度一般在15%-30%之間,比如農行自6月28日執行的3個月期定存利率為1.85%,較基準利率上浮15.625%。小銀行定存上浮幅度則高達40%。比如包商銀行6月27日執行的3個月期存款利率為2.24%,較基準利率上浮40%。
點評:銀行定期存款是最原始的穩健投資品種。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漸推行,購買銀行定期存款也能收獲高收益。比如,挑選一些城商行等中小銀行基本能收獲比基準利率上浮4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期限越長,收益越高,比如部分城商行3年期定存收益率高達4.5%,與目前同期的儲蓄國債收益率一致,5年定存高達5%,比目前的儲蓄國債收益率更高。但是銀行定期存款同樣在流動性上不具備優勢,如果提前支取只能獲得活期利率的利息。
4. 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在今年6月15日再度出現在投資者視野中,但是首批發行反應并不如預期火爆。根據央行日前披露的信息顯示,第一批參與發行的多家銀行均將大額存單利率定在同期央行存款利率的1.4倍,即3個月、6個月和1年期三個期限產品的利率分別為2.6%、2.9%和3.15%。隨著大額存單發行銀行由9家擴容至102家后,專家預計大額存單市場將逐漸出現差異化競爭,發行利率將打破此前的一致,呈現高低不同的水平。
點評:作為一種新型的投資品種,市場對其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對于草根投資者而言,大額存單最大的投資限制在于門檻較高。目前,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為30萬元,高于銀行理財等多類投資品種。另外,在收益方面和部分小銀行的定存收益相差不大。除此之外,目前大額存單和銀行定存的流動性相差不大,如果未來大額存單交易平臺搭建完畢,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優勢將凸顯出來。
5.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一直因為商業銀行的背書和相對高收益性獲得不少投資者青睞。不過,隨著央行持續降息以及經濟形勢的下行風險,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也出現下滑。根據普益財富發布的上周銀行理財市場周報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8%,較前一周減少2個基點。具體來看,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同樣出現下滑,其中,1-3個月期理財產品384款,預期收益率為4.8%,較上期下降6個基點。隨著央行貨幣政策的持續性,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可能持續下滑。
點評:銀行理財在收益性方面還是較余額寶、政策性金融債更高,但是在流動性和門檻方面并不具備優勢,一般銀行理財門檻高達5萬元。另外,傳統的銀行理財有封閉期,需要到期后才能結算本息,這導致流動性大打折扣。不過,現在銀行理財也在大幅轉型,要想獲得更高流動性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銀行凈值型理財。
6. 銀行背景P2P
P2P的火熱讓不少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蠢蠢欲動。自去年以來,包括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國開行等數家傳統金融機構成立了P2P平臺。這類P2P平臺收益率多數在6%-10%之間,相比同期銀行理財要高,但是比草根的P2P平臺收益率要低。隨著互聯網金融政策的相繼出臺,野蠻生長的P2P平臺的政策成本將大幅提高,未來P2P平臺收益率或將出現一定幅度下滑。
點評:背靠大樹好乘涼。銀行系P2P自成立以來就獲得更高的關注度,高收益必然會有高風險,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仍然需要關注風險,包括陸金所在內的銀行系P2P同樣出現過逾期情況以及壞賬。
7. 信托
信托產品由于其高收益性獲得不少風險投資者的愛戴。從收益率來看,信托產品基本在10%以上,屬于高收益產品。不過信托產品多投資于基建類、能源類以及房地產等項目,自去年以來經濟下行風險凸顯,多款信托產品出現兌付風險。
點評:信托產品收益率高,同時風險也高。另外信托門檻在100萬元以上,一般的投資者較難達到。在流動性方面,信托期限在1-2年之間,流動性一般。另外投資者需要格外注意信托產品出現的兌付風險,購買前權衡風險和收益性。
8. 草根類P2P
草根類的P2P平臺年化收益率一般在10%-18%之間。隨著平臺的競爭激烈化以及監管政策的出臺導致平臺運營成本提高,未來P2P產品的收益率必然出現下降。
點評:因為高收益低門檻,草根類P2P平臺進入了大眾視野。但是在高收益的同時,需要關注的是高風險。投資人在選擇平臺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有上市公司或者傳統金融機構背景的平臺,另外還需要關注平臺是否配有相應的風控機制和資金安全保障措施,保障資金安全。
9. 私募
私募基金門檻一般在100萬元以上,包括私募股權類產品、私募股票類產品和私募債券類產品等。收益一般較公募類產品更高,有些甚至可以翻幾倍,但是風險也相應更高。
點評:投資者選擇私募基金時,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再挑選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建議從多個角度去考察私募產品,包括私募管理人、整個團隊、投資經理、過往業績等因素。但私募市場魚龍混雜,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在購買私募產品前,到證券業協會網站查看產品或者公司有沒有備案,可以防止一些騙子公司的圈錢行為。
穩健型理財產品保本嗎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包括保本型理財產品以及非保本型理財產品。而穩健型理財產品不等于保本。建議投資者在選擇穩健型理財產品時,重點考慮資金風險、收益風險、兌付風險這3大風險,以確保資金和收益安全。
1、資金風險
理財產品將募集來的資金投向哪里很重要,決定資金的安全性和能否取得預期收益。理財產品資金如果是投向股市、樓市等,說明該產品的風險較大;反之,如果是投向國債、協議存款等,風險相對要小。
一般來說資金分散投資、投資安全的項目、借款人資質好,都能降低風險。理財產品的說明書多會介紹資金流向,購買時要仔細查看。
2、收益風險
理財產品發行時承諾預期收益,但是到期后,投資者得到的收益可能是高收益,也可能負收益,這就是理財產品的收益風險。
一些不保本的理財產品,到期投資者可能是虧損;而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可能僅得到低收益,收益甚至可能低于銀行活期存款。
3、兌換風險
理財產品到期后,能不能如期兌付,也存在問題。此前部分信托產品就出現逾期無法兌付的情況,后來雖然有政府和機構兜底,但仍然折射出信托理財產品的兌付風險。其實不止信托產品。余額寶這類貨幣基金,也一度讓人擔心它面臨集中兌付時,是否會出現資金不足的風險。
下一篇:銀信理財產品是什么銀信理財產品類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