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1、學習按需消費
有了錢,并不是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父母要幫助孩子逐步分辨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2、學會比較與選擇
父母不妨帶孩子逛超市時,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陳列架前,比較各種貨品的質量與價格,學會綜合權衡。
3、學習心算口算
簡單的運算可以讓孩子完成,讓孩子替大人跑腿買東西時,要求他匯報價格與余額,這些都是訓練孩子找零核對的實戰機會。
4、給孩子開設銀行賬戶,讓孩子熟悉金融機構辦理手續的程序,知道賬戶里的錢屬自己所有。
5、學會計劃開支,可以讓孩子擬一個本周開支的清單計劃,為自己的各項開支作一個大致預算。
6、學會記賬與核算。讓孩子用小賬本記錄自己的開支項目。
7、讓孩子體驗積攢與借貸的意義。比如,孩子想買一雙輪滑鞋要100元。父母可提議孩子通過勞動報酬與表現獎勵爭取額外的收入,同時每周積攢5元,攢足3個月,湊滿60元,再向父母借貸40元,2月還清,付息2元。在這些半真半假的金融活動中,孩子可以真切地領會到儲蓄與借貸的意義與價值。
如何教孩子管理零用錢1. 儲蓄 (save)
這個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儲蓄的意義在于培養孩子延遲享受的品格。什么是延遲享受呢?就是指延期滿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更大的回報。因為當我們長大后,很多東西都不可能馬上擁有,而需要我們不斷的儲蓄積累,比如房子。所以要要求孩子每次拿出零用錢的1/3來進行儲蓄,為什么是1/3呢?我想很多關注理財的朋友對這個數字并不陌生。
2.消費 (spend)
健康的,正確的財富教育不是指不消費,而是理性的,智慧的消費。在孩子的消費過程中,父母應首要關注孩子消費的是想要的,還是需要的,并不斷的予以指導。這樣日積月累,日后孩子自然就形成好的習慣,“需要的”消費多于“想要的”消費。孩子現在與金錢的關系,也預表了孩子未來與金錢的關系。
3.分享 (share)
人的快樂,一方面是從“得”而來的,而另一方面則是從"給“而來。分享,讓孩子獲得整全富足的人生,透過分享,培養孩子一種重要的成功特質,就是敏銳他人的需要!這也是很多企業家成功的因素之一。老師建議拿出零用錢的1/10來分享,告訴孩子這部分錢只能花在別人身上,可以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是需要幫助的人,也可以做慈善捐助。這也是給孩子積累福報。
4.智慧 (smart)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既不是金錢的奴隸,也不是金錢的主人,只是管理者。所以當我們突然失去金錢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好好的活下去。金錢不光是一種資源,它更是一種責任。當一個人手里可支配的資源越多時,它相應的責任也就越大。所以財富教育即人格和品格的教育!
下一篇:剛畢業的大學生如何理財剛畢業如何攢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收入人群如何理財高收入人群的理財方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