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首先,簡單的來說,p2p理財模式,就是一個基于互聯網的信貸媒介平臺,主要是做資金的撮合和調劑工作,其一端是經過嚴格審核的優質借款人,另一端是有閑置資金的出借人,實現雙方資金對接,與其稱為理財產品,倒不如說是一種全新理財模式。P2P模式從2005年英國最早的P2P網站Zoppa最初開始流 行于歐美,并于同年引入中國,經過多年的摸索,目前運作的已經非常成熟,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當然更多人仍然持觀望的態度。與其說是觀望,不如說是還不信任,不了解。歸根結底,原因無非就是下面幾點,順便對此模式做個深度解析,以便大家了解得更透徹,來消除大家心中的一些疑慮:
1.公司的合法性,擔心是非法集資或者放高利貸。
近幾年,不少P2P理財公司悄然興起,發展勢頭迅猛,高于10%的年化收益,甚是吸引人的眼球。這也使得不少人在還沒摸清這種模式的時候,心里就起了疑慮,擔心起這種公司的合法性,甚至把它與非法集資或者高利貸這類非法組織聯系在了一起。
首先這類公司都是經過工商部門合法注冊的。另外運作模式來講,這種公司并不吸儲、也不直接放貸,宗旨是將兩端的客戶進行對接,起到居間和管理的作用,就是 將有資金需求的客戶和有資金閑置的客戶,進行匹配,收取的是服務費。對于理財來說,先有的資金需求,公司先通過自有資金來出借,形成債權,才會進行資金的匹配,資金不在公司停留,并不是吸收資金來放貸,所以不存在非法集資。而貸款利息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合法范圍內的,受法律保護,更不是高利貸。居間合同也符 合合同法各項規定,P2P模式就是國家政策上鼓勵的一種民間借貸形式,受法律保護。
2.曾經投資理財方面吃過虧,對目前理財產品已失去信心。
前幾年,各大銀行、保險甚至基金公司等,都打起了理財的大旗,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一下子涌入人們的視線,且收益還很高。另外股票市場、基金也行情大好,基 本上達到買了就賺錢的地步。在大環境的驅使下,之前只相信定期存款和國債人們也開始蠢蠢欲動了,都想使自己的財富快速增值,將辛苦積蓄了很多年甚至是一輩 子的血汗錢,盲目地投入到理財產品中來,甚至把投資股票這種投機行為,當做理財的一種方式。而內在的風險,全被拋在了腦后。
殊不知天有不測風云,金融風暴席卷全球,近些年股票市場逐步走向低迷,大批投資者資金被套牢,基金也隨之一落千丈。就連曾經看似穩妥的銀行理財產品,也出 現了大規模的虧損,因為一般銀行理財的資金流向為股市、基金、地產等。不少人的血汗錢就這么大打折扣,更有甚者血本無歸。從此便對理財產品市場失去信心。
與之相比,P2P理財卻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時候蒸蒸日上,不同于一般銀行理財的是,其的資金流向主要是一些經過嚴格信用審核,有償還能力的優質借款人,對其資金用途也有嚴格把關,所以風險是很低的。這種模式本身的特征是受外界因素影響極小,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也許收益反而會更好。另外,我所熟知的一些P2P理財公司,風控做的也越來越完善,而且都把固定收益的百分比寫入合同中,使本金收益更有保證。從這點上看,我覺得還是可以信賴的。
3.擔心公司卷錢跑路,不相信公司的理財。
運作P2P理財模式的機構,都是公司性質的。而大家心目中對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認可,卻對類似于這種財富管理機構,不怎么信任,一看不是銀行發行的,就直接嗤之以鼻。究其原因,就是行業口碑不好。
這個原因我覺得還是可以理解的,之前以各種名義募集資金,許諾給很高的收益,然后騙錢直接跑路的事情也發生過。比較知名的如“億霖木業”“萬里大造林” 等,就是通過虛構的項目來掩飾其非法募集資金的目的,再用后來客戶的資金來兌現之前客戶許諾的收益。當累積資金達到一定數目以后,便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留下很多還在夢想超高回報的客戶。
拋開小部分目的不純者,其實絕大多數公司還是正規化的。尤其P2P這種模式中,這種卷款潛逃的事是不會發生的。通常這類公司的運作模式是公司先用自有的資 金來出借給借款人,從而形成一種債權債務的關系。P2P理財,就是客戶用閑置資金來購買這些公司已經存在的債權,以債權轉讓的形式,達到理財的目的,由借 貸兩端的利差而形成的較高收益。最大的出借人,其實為公司本身,公司作為最大的債主,也就不會存在卷款潛逃的問題,所以公司跑路的事,盡可以放心。
4.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不愿接受這種新型模式。
在整體經濟萎靡不振的狀況下,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資金該何去何從,開始了最原始的理財方式定期存款或購買國債。這樣真的能達到理財的目的嗎?在這個物價不斷 上漲,收入的增加又遠遠跟不上通貨膨脹的時代,把錢放在銀行里的那點利息,甚至抵不上現在的通貨膨脹。曾經我們那么相信的定期儲蓄,在這個時代卻使自己的 積蓄不斷貶值,卻又無能為力,這是何等的無奈。所以理財不再是有錢人的事,是關系到我們每個人切身經濟利益的大事!
再看目前P2P類理財模式,起步資金門檻可以被大多數人接受,而不低于10%的固定收益完全可以抵抗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做過P2P理財的客戶對此都是很 認可。總之,P2P理財逐步走入了人們的視野,認可也好,不認可也罷。這種模式既然能在國內大有市場,而且運營狀況良好,自然有它的道理。不妨拋開原有的 理財觀念,試著接受這種已經風靡全球的新型理財模式。
p2p理財模式的優勢1、與銀行理財相比
(1)收益率PK:網貸P2P高、銀行理財低。
銀行以手續費、托管費、管理費等名錄,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所有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而投資收益率在7%左右,也就是說2.5%的收益被銀行以管理費名義偷走。網貸P2P投資收益明碼實價,普遍在18%左右,是銀行理財產品的4倍有余。
(2)抵押擔保PK:網貸P2P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網貸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并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3)真實項目掛鉤PK:網貸P2P清楚、銀行理財糊涂。
現實當中,銀行理財經理大部分不清楚他們賣的是什么,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涂,客戶賣得也稀里糊涂。網貸P2P理財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4)流動收益PK:網貸P2P按月(季)付息、銀行理財到期付息。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后一起結算本息,購買期間不能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收益,容易導致投資者流動性不足或緊張。網貸P2P理財采取按月(季)付息,到期還本的方式,既降低了理財風險,也能滿足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2、與信托理財相比
(1)資金門檻PK:網貸P2P幾乎無門檻、信托理財門檻高。
信托理財不為大多數投資者所熟悉,主要原因就在于其高門檻,信托公司推出的各款信托產品的資金門檻大多在100萬元以上,普通投資者就只能是望“檻”興嘆。網貸P2P通過互聯網歸集資金,成本小、效率高,普遍未設置資金門檻,是目前市場上最“親民”的投資理財渠道。
(2)流動性PK:網貸P2P好、信托理財差。
目前,市場上推出的信托產品投資期限以1
下一篇:2017農行理財產品哪個好最新農行理財產品排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銀行活期理財產品有哪些2017銀行活期理財產品排行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