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說到活期理財,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各種寶寶類產品,比如余額寶。活期理財產品的特點是隨存隨取、收益穩定、安全性高,既能滿足投資人對流動性的需求,又兼顧穩定收益和資金安全,是深受投資人歡迎的理財產品。那針對現在的p2p活期理財產品,是否安全呢?
時下很多p2p平臺都發行了活期理財產品,收益從8%-20%不等,主流在8%-12%之間,該如何正確辨別,確保能買到最優質的p2p活期理財產品呢?下面就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假設我有一萬元現金,一時半會用不上,想投資賺點收益,又不想承擔高風險,還能隨時取出以備不時之需,怎么辦呢?我可以這樣做,七千塊錢買貨幣基金,假定年化收益4%;三千元買債券基金(一般是70%-80%債券+20%-30%股票,年化收益在15%-30%),假定年化收益20%,這樣我的年化收益就是0.7x4%+0.3x20%=8.8%。需要用錢按比例贖回即可(比如需要5000元,貨幣基金贖回3500元,債券基金贖回1500元)。
活期理財產品在設計上,思路與此類似。最簡單的辦法是直接對一只貨幣基金,當然收益比較低;或者采FOF基金的形式,也就是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或股票基金組合,提高整體收益;P2P平臺往往采用類似的辦法,即貨幣基金+短期債權,貨幣基金或類似的現金類理財產品滿足流動性需求,短期債權提高總體收益,做到收益、安全、流動性三者兼顧。
p2p活期理財產品合法嗎近期,P2P平臺安心貸、溫商貸相繼暫停P2P活期項目,并稱是為了響應監管。這一做法引起行業爭議。那么,不禁有人問,P2P活期理財產品是否合法?
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的相繼面世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青睞,強大的靈活性無疑是其最大的優點。受此啟發,2014年開始,很多P2P平臺陸續推出活期理財產品,最初收益高達8%-12%,雖然低于平臺普通債權項目的收益,但是與貨幣基金相比,收益卻翻了好幾倍。隨著市場利率逐漸下降,P2P活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在逐漸走低,目前大多在5%-8%之間,收益優勢仍然較為明顯,一般提現可以T+0或T+1日到賬,憑借著高收益與高流動性,引起了投資者的大力追捧。
不過P2P活期理財產品自推出以來便廣受爭議,不過也有人對此持有不同看法,P2P理財平臺的活期項目是否都違規?叫停活期項目這種一刀切的辦法是否合理?
首先我們來看看P2P平臺活期產品的運營機制是怎樣的。總結來看,活期產品共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為P2P平臺代銷的貨幣基金。這種情況下,產品本身是基本沒什么風險的,但是平臺存在運營風險,因此通過P2P平臺購買貨基比通過基金公司或是第三方支付公司購買風險要大很多。更重要的是,在監管意見稿中,明令禁止P2P平臺售賣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因此這種活期理財產品今后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實際上,這種活期理財模式在P2P平臺并不常見。
第二種為P2P平臺的債權轉讓項目。一方面,平臺有很多投資者對債權進行轉讓,不過要等到有接手的人才能順利轉讓出去;另一方面,平臺設有活期理財項目,不斷有資金流入,當達到一定水平即可滿足部分投資者的債權轉讓需求。很多平臺都聲稱自己的活期理財項目是這種模式,然而這種模式對平臺的資金流動性要求非常高。首先,如果活期項目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平臺債權轉讓不活躍便很難滿足其資金需求;其次,如果債權轉讓金額巨大,但在某一時期活期項目贖回金額也非常巨大,這時候債權轉讓就無法進行下去,或者投資者從活期產品中提現就無法及時到賬。也有個別平臺聲稱在第一種情況下對客戶進行自行補貼,不過這種賠本的買賣能持續下去嗎?
第三種就是P2P平臺設立資金池。將投資者的資金自行投到平臺打包的債權項目中。當然,平臺不會承認自己有資金池,因為這明顯違反了監管法規,但實際上存在這種行為的平臺不在少數。
在第二種和第三種情況下,不管平臺運營是否合法,投資人都不知道所投資金的真正去向,也無法了解資金面臨多大的風險,這也違背了監管的初衷。
與活期產品相似,很多P2P平臺經常發布超短期標的,期限不到十天,甚至只有一兩天,然而平臺是否有如此多超短期借款需求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在這種情況下平臺拆標或設資金池的可能性很大,這也都是監管所不允許的。
p2p活期理財產品合法嗎?不管怎樣,p2p理財投資還是可取的,畢竟這是互聯網社會,互聯網金融還是緊隨時代潮流,在p2p理財投資時,注意謹慎選擇合適靠譜的平臺。
下一篇:2017齊商銀行最新理財產品有哪些一覽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鯨魚寶理財有風險嗎怎么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