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不屬于自己分內事的工作到底該不該做?這是很多職場人士的困惑,實際上對額外工作來者不拒或者是直接拒絕都不是好的應對之策,短期內會出現同事關系緊張、自身工作壓力巨大等問題,長期看來,還會危害到你的職業生涯發展。那么,睿智的職場人該如何應對外來工作呢?
作為職場新人,很多人接受了前輩諸如“多干活鍛煉能力”的勸告,硬著頭皮接下了許多不屬于職業范圍的工作。當然,做完這些工作,能力和經驗必然是有部分增長的,但提升遠非很大,前輩們那些“苦口婆心”的教導其實都是騙人的,絕大部分是壓榨新人罷了。
作為職場新人,你正在忙于你自己的工作,但是你的前輩將一個不緊急的工作交給你,你與其確認了并沒有完成期限,就忙自己手上的工作,但過了幾天,前輩找你確認工作的進度。因此,你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專門為前輩趕工。
前輩當時之所以一口咬定事情不急,不排除他只想讓新人接下任務,一旦新人接下,之后必然會催進度。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呢?
額外任務,不能來者不拒
由此可見,前輩們那種貌似頭頭是道的教誨簡直是“毀人不倦”。其實,“多干活有好處”是一個很籠統很忽悠的觀點。沒原則、沒節制、沒技巧地多干活,到頭來即便不累死也落得個吃力不討好的下場。試想一下,假如那位同學在前輩的催促下十萬火急地幫其趕工,而耽誤了自己負責的項目,他的直線上司會怎么看?與他共同負責一個項目的同事會怎么想?假如他當初不答應前輩的要求,或者即便答應了還是以自己的項目為重不顧前輩的催促按既定步調工作,那前輩會怎樣對待他?會不會在別人面前說一些對他不利的話?這種額外塞過來的任務,接不是,不接也不是,真是進退兩難、危機四伏。
值得注意的是,對額外任務來者不拒,不僅會在短期內造成人際關系緊張、自身工作壓力過大的危機,從長遠來看,還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造成隱患和障礙。原因很簡單,那些找人代勞的人也不是傻瓜,什么事能委托給他人什么事得自己親手掌控他們分辨不出來嗎?能夠隨意讓他人代勞的事十之八九效益小、附加值低,這種雜事干得再多也不會對職業技能的精進帶來多少實質性幫助。
而且,經常忙于替別人處理雜務,就會無可避免地占用自己處理正事的時間,精力和思維。再者,雜活接得越多就越難以拒絕,越難以拒絕就越接越多越演越烈,形成”剪不斷理還亂“的惡性循環。
因此,長期對別人塞過來的事務來者不拒,勢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自己的時間利用率、稀釋自己的專業技能、損害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如何處理額外任務?
那么,是不是說咱們應該一概拒絕所有額外任務,埋頭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呢?不是的,不要動不動就搬出“all or nothing”的態度,它不夠成熟,也不夠理智。來者不拒危害巨大,但一概拒絕的壞處也是可想而知的。一個在工作中不愿對別人施以援手的人,等于在自己周圍筑起一堵高墻把自己困在其中,隔絕了與他人建立關系以及讓自己多作嘗試的可能,最終作繭自縛孤立無援。
職場人需要明白的是,各種額外任務不期而至是職場中的一種常態。只要咱們懂得適當周旋妥善處理,就不會被沒必要沒價值甚至有風險的額外任務所累,也不會錯過有意義有價值甚至有發展潛力的工作機會。
那么,該如何應對額外任務呢?
1. 明確界限
弄清楚兩個界限:一、自身職責范圍;二,你與對方的工作關系。
工作業績總是與工作職責掛鉤的。企業中每個崗位的責任,是通過完成自身職責范圍內的任務,為自己所在的部門創造業績。因此,你的職責范圍以及你所在部門的職能范圍就是用來區分哪些活該干哪些活不該干的第一道界限。盲目地幫助別人,只會讓自己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尷尬境地。
工作任務總是與工作關系掛鉤的。把額外任務塞給你的人是誰?是上司還是同事?是部門內的同事,還是部門外的同事?是合作關系強的同事,還是合作關系弱的同事?是花錢買公司的產品為公司帶來利潤的客戶,還是收取公司的費用為公司提供服務的供應商?這些關系之中,孰輕孰重,必須掂量清楚。
2. 了解期望
既然別人把一件事交托給你,不管這件事是大還是小,他都會有一定的期望。沒弄清楚對方的期望就把活接下來,就等于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以后事情的發展將不受你的控制。拿前面的案例來說,同學在接受前輩交給的任務之前,一再詢問任務的完成時限,對方只有一個答案
下一篇:初入職場,既然胸有大志,就別計較金錢上的得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試用期內如果遇見更好的工作機遇,該不該離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