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用工忙季,各種信息渠道的招聘公告鋪天蓋地,網絡信息也是不少,可是這其中的不靠譜信息卻很多。這幾天,有多位求職者從網上獲取了招聘信息趕到蘇州求職,卻發現說得好好的“工廠直招”其實是中介牟利的幌子,交了錢還沒找到稱心的工作。
蔣女士最近在網上搜索招聘信息,想要找一份文員的工作。隨后,她在58同城網站上看到,蘇州三星電子廠正在招聘,恰巧要招文員,并且,網頁上還標注著“工廠直招”“無中介費”等相關說明。蔣女士求職心切,撥打網頁上留下的電話聯系后,便乘火車從湖北老家前往蘇州面試。前天,她按照招聘方通知的地點,來到金山路一幢寫字樓的三樓辦公室面試。簡單填寫過表格、回答了面試人員的幾個問題后,蔣女士被告知已錄取,對方要求她先繳納一筆700元的“保險費”,稱第二天就可以到廠里報到。可是,交完費用后她卻發現,工作職位并非文員,而是操作工。他說不管應聘什么職位,都要“先做15天的操作工。”蔣女士并無操作工的工作經驗,便提出放棄工作,要求退回700元費用。但對方卻稱這筆錢是交給中介的費用,已經面試通過就沒法退錢。她這才明白,所謂的“工廠直招”其實是中介行騙的誘餌。
小吳的求職經歷也和蔣女士類似,他此前在趕集網看到一條招聘信息,稱蘇州名碩集團招聘會計。上周面試當天,小吳來到了位于濱湖路的一棟寫字樓應聘,很快就通過了面試。隨后,他被要求繳納1000元“住宿費”,稱用于第一個月在廠里住宿,工作滿兩個月后可以退還。可第二天去廠里報到時他卻被告知,身份證消磁了,無法辦理入職手續。當他要求退回費用時,工廠人員卻告訴他,費用是由負責面試的中介收取的,無法退還。他這才知道面試方并非工廠人員,但最終費用仍然沒有退回。
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經常假借廠家直招的名義,吸引求職者上鉤。進入圈套后,騙子以體檢費、介紹費等理由向應聘者收取費用,拿到錢之后這些騙子就會“人間蒸發”。在求職時要提前問清面試方的信息,不要接受“先交款再簽合同”等類似條件。
下一篇:大學生常遇到的求職陷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求職小技巧,求職時不要輕易被高薪打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