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又到了畢業生的求職高峰期,校園內宣講會鋪天蓋地,校園外招聘會人頭攢動,網絡上求職簡歷漫天飛舞。拿個OFFER回家過年是所有求職者的夢想。但是招聘負責人冷酷如鐵,江湖競爭對手又如過江之鯽,要打動東家芳心談何容易。時代變了,酒香還得靠吆喝,想覓傾心的“婆家”,你就得操練出十八般的推銷武藝。
推銷資源篇:不怕伯樂吾不見,怕伯樂不識吾馬力
校園實踐經歷
“不要給我羅列成績單,我想知道你在校園都做過哪些實踐活動。”這是一位人事主管看完簡歷后的反應。這種反應非常普遍。畢竟成績單凸顯的只是學習能力,你的綜合素質如何,要靠校園實踐經歷這個窗口來展示。
借鑒案例:小孫的學習成績很一般,得A的科目寥寥無己,唯一獲得的一次獎學金還是墊底的三等獎。然而畢業時,小孫拿到的OFFER卻遠遠超過那些成績優秀的同學。談到獲勝法寶,小孫歸功于在“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兼職的那段校園經歷。他當時的職責是協助老師布置招聘場館。二年來,由小孫經手布置的招聘單位有上百家。借職務之便,他對這些單位的基本情況如數家珍,每家單位的招聘風格,主管和人事經理的性格特征,他都能一一道來。結果小孫憑借這份觀察優勢和廣博見識,輕松打動多家用人單位的芳心,成為同學艷羨的OFFER大戶。
志愿者經歷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交原則在求職市場大受青睞。前段時間在福建省的一次大型招聘會上,百分之十的企業提出“有志愿者經歷優先”,有些名牌企業甚至將“有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經歷”列為申請崗位的必備條件。
借鑒案例:小王大三那年參加了一個香港社區和NPO聯合組織的青年志愿者項目。他服務的地方是貴州省望謨縣。作為一名扶貧項目人員,他參與了望謨縣的農村發展項目開發,日常工作包括整理、記錄項目資料,組織和動員村民廣泛參與。這段志愿者經歷,使小王真切認識了農村的經濟狀況,他學會用換位思考法處理具體事物,性格中也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正是這份獨特的經歷,讓一家研究所不惜降低錄用門檻,破格將小王錄用。
海外實習
百分之九十的企業在開列崗位要求時,都非常突出英語好、溝通能力強這兩項硬指標。當別人還在絮叨著四六級成績、托福分數時,你甩出海外實習經歷這張王牌,現場PK,效果絕對是天上人間。
借鑒案例:林帆去年通過AIESEC(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申請到印度Juncture Technologies公司實習。該公司不是印度傳統的IT企業,而是類似于國內的新東方,業務范圍包括出國留學、英語培訓、移民、簽證代理和職業規劃等。林凡申請的是移民代理部門的職位。半年的實習經歷,林帆受益匪淺。他不但能夠獨立接待申請者,根據他們的經濟和職業狀況,提供合理的咨詢建議,還總結出一套與各種性格的使館簽證官打交道的獨到經驗。回國后,林凡把這份實習經歷發表在求職博客上,馬上就有一家跨國文化公司找上門來,并主動提出優厚的簽約條件邀請他加入。
創業經歷
充滿激情和夢想的大學生或許不少,但有韌性有能力將自己的激情和夢想付諸實踐的大學生不會太多,因此,哪怕你的創業以失敗告終,又或者只是一個人的BOSS,這份經歷也足以讓HR刮目相看。
借鑒案例:大一時,錢文與學校4個大四同學一起創辦了公司,主打一個名為“學子情”的學生消費打折卡項目。該項目以商家和學生的雙贏為市場賣點,吸引到很多商鋪的參與,業務范圍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后來由于大四同學相繼畢業離校,錢文一個人孤掌難鳴,這次創業以失敗告終。但在就業市場,錢文的這個經歷變成了一張金字招牌,常常是他還來不及自我推薦,用人單位就開始向他打探簽約意向。
推銷工具篇:“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請柬:
入選理由:請柬讓冷冰冰的簡歷增添了一份脈脈溫情,用它來推銷自己,可謂是攻心術上的一招妙棋。人事主管再鐵板一塊,遇此誠心實意、彬彬有禮的“邀請”,只怕心理防線也會在不經意間悄悄松動。
借鑒案例:武漢理工大學園藝專業的一名女生,用深綠色銅版紙制作了一張三折式“請柬”。該請柬封面寫著她的姓名、學校及個人格言,打開后相片、個人經歷、成績單等一應俱全。她應聘的是策劃師一職,這張請柬簡歷恰好是她展示創意的第一個窗口。在招聘現場投遞時,這份充滿新意的簡歷立刻吸引了大量的眼球。招聘會結束時,多家單位對這位女生發出進一步考察的邀請。
求職名片:
入選理由:一個面試官面對成百上千份簡歷,閱讀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與其讓自己辛苦搜羅的成果變成沉沒信息,不如直接幫HR篩出30秒的最精粹內容。而名片就是過濾后的精華。
借鑒案例:張冉,西南某大學廣告設計專業06屆畢業生,現供職于一家著名廣告公司。大四上半年,這家公司來張冉的學校開宣講會,看到小山般堆積的簡歷,張冉只遞給人事經理一張名片。這張張冉自己設計的名片以純黑色為底色,配合簡潔流暢的線條設計,現代感十足。接到名片后,人事經理眼前一亮,當場回贈自己的名片,并宣布他已進入復試名單。一個月之后,張冉順利簽約這家心儀已久的公司。
視頻簡歷:
入選理由:圖像比文字更容易在大腦中定格,這是公認的事實。另一公認的事實是:每30秒種,就有一封求職者的E-mail被送進垃圾箱。面對HR這群有著特殊嗜好的“謀殺者”,一份個性化的視頻簡歷或許能幫你“刀下逃生”,獲取意外垂青。
借鑒案例:孫雪娟的職業夢想是當一名新聞主播。主攻新聞系的她,在畢業求職時,將自己在學校主持的晚會節目錄制下來,配以簡單的旁白介紹和字幕,制作了一個三分鐘的視頻簡歷,發送給當地的電視臺。電視臺的主任收到這份簡歷后,第三天就給她發放了offer.視頻簡歷的前輩是耶魯的一位大學生。06年秋天,這位美國學生為申請華爾街金融巨頭UBS的職位,制作了《一切皆有可能》的視頻簡歷。在簡歷中,該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滑雪、打網球、跳舞、表演功夫動作等方面的才藝,最后憑借這個視頻簡歷在網絡上一炮而紅。
電子光盤:
入選理由:假設換你來當HR,在堆積如山的文海中,突然發現一張圖文并茂,帶有美妙音樂的電子光盤,你的眼球會被誰俘獲?兩相對決,電子光盤既充分展示了應聘者的才能,又幫助企業節約了面試時間,如此討巧,勝算自然不言而喻。
借鑒案例:金浩學的專業是計算機。在挑選推銷工具時,他選擇了自己的老本行——電子光盤。這張光盤里面有他精心制作的簡歷、求職信,此外還包含了自己平時的一些專業設計,甚至還有flash動畫,一段動畫中一個活潑的小男孩眨著大眼睛,變換著手中的內容向觀看者介紹自己的學習、實習經歷等。在最近一期的校園招聘會上,他憑借這張光盤,擊敗眾多手捧厚實材料的對手,率先搶到一家IT公司拋出的橄欖枝。
域名博客
入選理由:一方是東家抱怨用求職網招不到匹配的人,紛紛把招聘信息遷到公司博客上發布,另一方是學生厭倦了毫無效果的海投大戰,改用求職博客找東家。你來我往中,域名博客成為博客聯姻時代催生出來的最新產兒。
借鑒案例:陳小林很早就開始使用求職博客找工作,可是當時博客網址太長,很多單位沒時間對著一長串的地址輸入信息,所以陳小林錯失了很多機會。后來,多家洞察到這個市場商機,紛紛開通域名業務,陳小林搶先注冊了一個姓名域名——chenxiaolin.cn,在上面發布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設計作品。擁有了個人域名的陳小林,求職時比其他同樣遞簡歷的人惹眼多了。一家網絡公司的老總閱讀陳小林的博客后,感覺他的個人興趣和技能特長與公司的職位非常吻合,隨即給他發了錄用郵件。
推銷場所篇:天生我才雖有用,還須遍尋寄才處
招聘會:逆向思維,“怪”中取勝
常聽求職的同學抱怨招聘會如同雞肋,去后大失所望,浪費時間,不去又時時牽掛,害怕錯過機會。究其原因是大多數人在招聘會上無法吸引招聘方的注意。要在茫茫人海中對上人事主管飄忽的眼神,沒有一些別出心裁的法寶是行不通的。
借鑒案例:今年四月上海的一場人才招聘會,有位青年租了一個攤位,打出“5年企劃經驗,數個成功案例。售價:8萬年薪!”的招企海報。海報下方還特別注明了簡歷售價20元一份。此海報一出,觀者如潮,就連周邊一家科技公司的攤位都被占滿了。該公司的招聘人員遺憾自己公司沒有成立事業部,否則這位青年將是他第一個挖的對象。
小編點評:就業市場從來都是求職者拿著簡歷四處覓婆家,不過,偶爾變動一下規則,換求職者擺擺擂臺,沒準也會有婆家欣然參與。
宣講會:研讀企業,不懼言“過”
職場貼士:談到你剛搬離之某地區的天氣或交通,或任何風土人物,你把它們批評得體無完膚。(你也許碰巧批評到面試官的家鄉,而面試官又正巧深感懷鄉之情。)
下一篇:面試,“試”你是否“真正”適合這個崗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用簡歷跳槽照樣可以越跳越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