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對應征者介紹自己。有名面試官沒介紹自己,一見面就連珠炮般地問了求職者一大串問題,這名求職者其實十分優秀,但卻禁不住開口問面試官究竟為何許人也。尷尬的開場委實毫沒來由,面試官應禮貌地起身招呼應試者,直呼其名,一面也介紹自己的名字和頭銜。如:
“莎莉.瓊斯,我是莎拉.拉瑟貝,人力資源部主任,請坐。”
“馬克.史密斯,我是布蘭達.布萊爾,營銷部副總的行政助理,請坐。”
■仔細傾聽。有名主管在面試技巧上下了一番功夫,非常強調要按照特定順序來問問題,卻忽視了自己該仔細聆聽對方的答案。她自己的上司看了履歷表后,對兩名應征者特別感到興趣,因而要她比較這兩人的面試表現。她無法切實作答,主管對她的面試能力自然打了一個大折扣。
仔細聽取答案并不只是基于禮貌,并且還為了能夠運用聽得的新信息。別人的答案可能會激發相關性問題,因而暴露出更多訊息,讓你更了解此人是否能夠勝任這項職位。
■說話要切實中肯。有名副總經理和三名應征者見了面,而他是最后的決策人。由于他的每一個問題都問得太過籠統,讓人聽得一頭霧水,每一名應征者都按照自己對問題不同的詮釋來回答問題。(應試者若非迫于心理壓力或懾于其職銜,可能會要求他澄清自己的問題。)因此,副總無法有效地對照各人的答案,他最后決定的人選恐怕也并非其中的佼佼者。
應征者是否完全了解你的問題?為求正確無誤,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分作兩個問題來問?溝通管道順暢無礙,就能提高對方的合作度;當你移除了溝通障礙之后,就不致浪費對方的時間。尊重對方的時間,是商業禮儀十分重要的一環。
■行事要果斷。一名很有天分的設計師,去一家規模不小的美術設計公司應征工作,面試時與總經理晤談氣氛極為融洽。她自信很有希望贏得這份工作,甚至四處打聽是否能在公司附近租到公寓。五天過去了,公司沒有回音,她遂決定另覓新工作。后來對方終于來電通知她錄取了,她卻裹足不前。這家設計公司拖得太久了,她覺得經理階級做事很沒有魄力。
和有魄力的人共事很爽快,因為他不會整天猶豫踟躕,把精力都消耗在斟酌該做不該做上面。有決斷力絕對是知禮人士的一種特質,舉例說,請想象這種情況:女主人將一盤烤雞傳給你時,你手持肉叉東撥西揀,半晌之后,才終于決定自己要吃哪一塊。難道是我這盤烤雞有什么不妥?女主人會禁不住這么狐疑,或者這人平日也是這付德性?
那名優秀的設計師縱然獲得錄用,心里一定也在納悶著同樣的事。
職場貼士:有頭驢,拉了一輩子磨,主人憐憫它,就讓它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吃草。可是驢對廣闊的世界視而不見,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繞著一棵樹打轉。原來,這頭驢拉了一 輩子磨,除了轉圈已經不知道別的——許多人就象這頭驢,終其一生被拴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上打轉。除非,你認識到自己是頭驢,否則不會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