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大部分人好不容易在簡歷關中有幸存活,興致勃勃地去參加了面試,在期待與忐忑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你終于明白,HR微笑著告訴你的“今天你先回去,錄用你的話我會通知你的?!钡脑挾际球_人的。你真的甘心這樣被隨隨便便淘汰嗎?
面試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呢?說白了,八個字:需求對接,價值匹配。
企業方管你長得像吳彥祖還是王寶強,管你穿定制西裝還是穿花褲衩,管你簡歷做得像是藝術品還是像不孕不育廣告,只要你能提供企業所需要的價值,而企業又恰好需要這樣的價值,雙方才能匹配成功。
除價值以外,其他評判標準都是錦上添花。企業需要何種價值,這是面試者要優先思考的問題。所以每一位面試者,都應該對自我能力進行評估以及做個人價值分析。
硬件方面如:職業證書、技能證書、語言證書、榮譽證書等。
軟件方面如:興趣、經歷(旅游、游學、交換、項目經驗)、志向等。
做完宏觀的分析之后,再按百分比進行比重的分配。核心技能占比多少,第二技能、第三技能各占比多少。最后根據分析結果,以及發展意愿,來選擇企業。
不要海投,那是自嗨。如果真的進一家企業,以上是必做功課。接下來上干貨,面試到底要做什么?
第一招:做調查!寫工作計劃!
面試前一天,記得花至少40分鐘,去了解對方公司的產品。并且,在了解完之后,寫一份所面崗位的短期計劃書。
1. 花20分鐘做調查
去官網瀏覽歷史及動態,或者搜新聞關鍵字。針對不同公司應采取不同的調查與整合策略。大公司了解歷史文化、企業結構、部門分支、產品線等方面。小公司去了解融資動態、產品與子產品、現階段的發展方向、創始人背景等方面。
每個公司有自己的行事風格與戰略核心,前期調查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了解對方,更加在于你能夠建立一個自我的認識體系,再在認識的基礎之上,對自我進行修正與調整。
這里需要提及的一點是,“面試”作為一種行為,從來不是靜態的、絕對的,一定是動態的、相對的。每一場面試都要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不同公司的需求差異問題。
所以,面試要時時刻刻調整自己定位。
另外提出幾個概念:展示主體、展示物、展示對象。當展示對象變化時,展示物也需要產生相應變化。面技術崗,就大談技術,呈現技術性。面商務崗,就大談合作,呈現多邊性。面運營崗,就大談運營,呈現調控性。
2. 花20分鐘寫工作計劃
很多人看到寫計劃就心虛,因為根本沒有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的習慣。其實一份標準的工作計劃書,20分鐘內就可以高效地完成。
根據企業方給出的崗位職責,來寫相對應的計劃書。不管你是做技術研發、運營推廣、活動策劃,都有很多內容可寫。
舉個例子,現在你要面試一個產品運營崗,這份計劃書可以涉及下列任意一點:
競品分析
產品定位及策略
推廣方案
推廣預算及目標
作為面試官,他一定希望面試運營崗的人更多展現他的分析能力與策略能力。所以計劃書可以圍繞他所關注的點展開,僅僅是“競品分析”這一塊,便大有文章可做。
它可以下分為以下7個板塊:
?。?)市場趨勢、業界現狀,凸顯對行業的宏觀理解。
?。?)同行競品的產品定位及發展策略,凸顯對競爭對手的觀察。
?。?)目標用戶畫像,凸顯對產品內核的理解。
?。?)市場數據分析,凸顯精細化的分析能力。
?。?)核心功能與流程,凸顯對對產品架構的了解及產品邏輯。
?。?)交互設計,凸顯審美,以及對設計實效、功能、倫理的理解。
?。?)產品優缺點,硬幣的兩面都能看見。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100分如果是滿分的話,一份工作計劃書至少能夠加30分。其實,這是一道隱形附加題!只要用心做了,絕對加分。這是最好的時代,請記得動用線上線下一切可用的資源。
第二招:要上就第一個上!
面試官一次性面試6個,你該怎么處理。最重要的一點是別慫,尤其是剛上來的自我介紹環節,要么別介紹,要介紹就第一個介紹。面試官也是人,絕大部分情況下,他在同時面6個人的時候,需要做高強度的思考與信息處理。大腦往往會對信息顧此失彼。而最近的信息,和最遠的信息,對大腦的認識具有先天優勢。所以,第一個介紹的人,和最后一個介紹的人,往往是有記憶優勢的。
不用想著在別人發言的時候,自己能夠更好地組織自己的發言詞。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發言的邏輯與模板在大腦中能夠快速形成。而且,別人一邊發言,一邊默默準備,是尤為低效的。若是被心細的面試官發現,你并未尊重他人發言,會讓印象分大打折扣。所以,勇敢發言便是。
1. 舒適區是什么?
從個體行為的規律來說,在特定場景下的人群里,往往會為了維持安全感而無意識地保持與群體相一致的節奏。
我們要做的是拋棄安全感和舒適區!
那么,“舒適區”理論是什么?
舒適區是指日常的生理、心理活動及行為符合人們的常規模式,能最大限度減少風險和壓力的行為空間。這種空間能夠讓人保持在心理安全的狀態。我們能從舒適區中得到什么:短暫的愜意、尋常的幸福感、低焦慮、被緩解的壓力。
一個相對舒適的狀態可使行為處于穩定水平,從而得到最佳表現,但是我們需要有相對焦慮的狀態,即一個壓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空間。這個空間被稱為“最優焦慮區”,它正好在舒適區之外。
走出焦慮區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接受新事物的信息,雖然會有較高的風險和焦慮,但是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面試不能讓自己處于舒適區里,需要時刻保持亢奮,在面試官的需求提出時,記得做那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 離開舒適區!
在認清這種行為模式之后,我們要做的是:勇敢地逃離安全區!“第一個上”對于自我信心的建立,以及面試官的記憶優勢,都很有幫助。
另外,這個行為本身已經透露給面試官潛在的信息:
(1)你是個自信的人。
?。?)你對自我有清晰的了解,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準備。
?。?)你是一個在團體中能領頭的人。
?。?)你能夠最及時地呼應面試官的要求。
面試中的信息流分為:顯性信息,隱性信息。你所通過語言傳達的內容為顯性信息,但是成熟的面試官往往會更看重你的隱性信息,通過分析你的神態、行為模式所得。
同學們!這又是加分?。∑綍r再不自信的人,裝也要裝一回?。≈灰涀。l都不認識誰,出了公司的大門,都是蕓蕓眾生。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要上第一個上”這個行為都是對自身有益的。
第三招:謹防裝逼,謹防過度表現
1. 請記住適度原則!
千萬不要過度表現。從行為學的角度出發,每一個面試者需要牢記“適度原則”。有不少面試者,覺得有985的證書或者留學經歷,便可以肆意表現。但從企業方的角度而言,他們不吃這一套。
我們要在面試時拒絕做一個庸人,也要記住,拒絕做一個過度表現的人。你有能力,但是很有可能因為過度表現而失去企業的青睞。
2. 說小話不要說大話!
大話不能反映出本質信息,而且讓人反感。小話往往更合適,多說細節,多運用分析式、思辨式的語言。以小見大,四兩撥千斤。
第四招:記住兩個“不要”,兩個“要”
1. 不要東張西望!
眼神不要閃躲,眼神不要發虛,更加不能東張西望!創投圈里,投資人看到創始人在做演講時,一定會注意觀察他的眼神。目光如炬,眼里能夠閃現出光輝的人,多數有前途。
相由心生,眼睛更是心靈的玻璃窗子。面試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盡量把視線聚焦,和面試官做到四目相對!不要躲閃,不要恍惚,聚焦!聚焦!再聚焦!
2. 不要說假話!
千萬不要說謊。有經驗的面試官都會用這一招來試探初出茅廬的面試者,因為傳達虛假信息對一個人的個人形象是有嚴重損害的。
言語前后不一致,這個行為所透露的隱性信息是:他有點虛偽,未來在工作中極有可能不踏實。
3. 要放慢語速!
慢速說話是可以訓練的。好處有很多:給予更多的思考時間,可以一邊說話,一邊快速組織;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穩重;有利于聽的人接收信息,避免讓接收者說出“不好意思,你能重復一下嗎?”這種話。
慢速說話在平時說話時就可以訓練,每天早晨花15分鐘時間在陽臺訓練。在日常對話中,時常提醒自己把握好說話的節奏和速度。
4. 要讓語言結構化、邏輯化!
這樣會更加有利于自己的說話思路,也有利于面試官對你說出的信息進行整理。
一個說話頭頭是道的人,其語言都有內在的結構和邏輯。說白了,要會用這些詞: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最后;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因為、所以、盡管、然而、可還是……
就算不提這些詞,你在腦海里也要有框架圖。不然說到最后把自己都給繞進去了。畢竟做自我介紹做到一半,“嗯……”了半天憋不出一句話的面試者實在太多。
第五招:提出問題,秀出缺點
1. 提問題!
面試官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嗎”的時候,盡量不要沉默。你要知道,在一場面試中,互動頻率越高,面試官對你的記憶點越深刻。“沒有問題”從來不代表“真的沒有問題”。它恰好反應了你還沒有認識到問題所在,或者根本沒有對問題進行思考與總結。
提問題的時候,盡量圍繞對方公司的產品展開。因為那才是公司所有人都該真正關心的東西。(當然,這是在你已經提前體驗過對方產品的前提下。)
問題可問:
該產品經歷過哪些重要版本的迭代?
每次版本更迭的核心需求點有變化嗎?需求點是什么?
這個產品在行業里的市場占有率如何?
當然,你還能問工資、福利、制度、下午茶、五險一金、晉升空間。
這些是基本提法。但若是能從產品角度出發去提出一些專業性的問題,會更棒。
2. 秀缺點!
人無完人,當面試官問:“你覺得自己有什么缺點嗎”,不要說:“我自認為我能力很強,我覺得我可以勝任這個工作!”
千萬不要這樣說!這種沒有認證的話,和裝逼沒什么兩樣。在面試之前,你就應該對自己進行分析了,自己的短板在哪兒一定要找出來。絕對不可能沒有,不然你就不會待在你現在所處的這個地方了。
另外,許多人會把不是缺點的缺點拿出來,比如:太追求完美,太苛細節……千萬別耍小聰明說這些話,把實實在在的缺點亮出來,面試官會欣賞你的自我定位和真誠。
下一篇:高手是怎么回答看似簡單的面試問題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帶上情商去面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