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大學剛畢業,總有幾個幸運兒還沒畢業就已經落實了穩定高薪的工作令人羨慕不已,可是大部分同學還處于迷茫待業中,他們屢次面試失敗,很可能是這四種求職心理在作怪。
1. 落腳心理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離開了學校這個大靠山,迷茫無措,就想著“先找個落腳地”。
有些同學臨到畢業了,才開始著手找工作,漫無目的的投了一些簡歷,去到了一家不喜歡的公司做不喜歡的工作。這就是典型的“落腳心理”。近期看來是有利的,學生降低了姿態,找到了工作。但長遠來講,它卻隱含了風險。因為要落腳隨便找個工作,一個你沒有再找其他工作的動力了,二是你進去以后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嫌棄自己做的這份工作,沒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了。
對于用人單位來講,你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他們對你的重視程度。久而久之,你的不被重視也會影響你的工作積極性,那樣你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當中,再難在工作上有什么突出的表現。
2. 一步到位心理
也就是說,希望工作一蹴而就,做一件事情就達到理想狀態。
比如,一個研究生剛畢業,要求薪資8000元,低了不行,結果可想而知,總是不能如愿。他不明白,自己很優秀,為什么不能拿到“該有”的薪水呢。這就是一步到位心理。
招聘單位還沒有看到你的能力,僅憑一紙文憑,就想要多少多少錢,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薪資和你的學歷在很多時候都是不成比例的。如果你想要薪資高,那就得通過做好個人的職責、提升自己的業績、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提出自己認為合理的薪資。
3. 名氣大心理
這是大學生求職的普遍現象,也是大多父母的期望,中國人面子思想很重,感覺自己進了一個牛逼的企業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會讓身邊的人羨慕不已。表面上看這是好事情,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但是名氣大的企業不過就那么多,世界500強也只有500個嘛,要是人人都想著進名氣大的企業,競爭之大不必贅述。更多的是會讓很多的學生有錯誤的定位,會出現期望和能力相背離的情況,而且極易造成同學之間的攀比和競爭,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利于就業和職業發展的。
4. “能學東西就好”心理
很多企業都不會很排斥應屆畢業生,因為他們還保留了這對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好學的特點,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主動性,很多用人單位都愿意花成本去塑造這一類人才。
但是很多學生就會抱著能學東西的心理工作,會讓用人單位對其工作的穩定性產生懷疑。對于“學東西”,很多人都會有一種片面的理解,以為就是學技能。但其實更多的是學習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承受力、職業道德和職業修養等等。
應屆畢業求職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上述這四種心理萬萬不可取。
下一篇:華為技術銷售面試經驗分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面試結束后24小時內你可以做這些努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