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朋友打電話給我,問怎么求職才更有效率。他提到兒子自六月畢業,建立投了三、四十家公司,面試六家,一家復試,最后不了了之。孩子很慌,不知道自己那里出了問題,為什么沒有企業要用他?朋友也急了,擔心孩子失去信心,不敢再往前跨出一步,從此窩在家里做啃老族就麻煩了!
花7個多月,找到第一份工作
“現在工作都這么難找嗎?怎么我兒子老是找不到工作?”
“有沒有什么高招,可以教他快快找到工作?”
我回答:“你的兒子算厲害了!”不是要安慰他,而是我在單位調查過,發現一般求職者平均大約要投十三家履歷,才會有一家面試機會;面試至少七、八家,才有可能錄取。而官方的資料更嚇人!根據行政主管的調查,初次尋職者的平均待業周數是32周左右,也就是說大概要花七個多月找到第一份工作。六月畢業,你還在不斷面試,沒被錄取嗎?
一點都不必慌!現在離畢業也不過兩個月,還早的呢!更何況官方資料同時指出,畢業生找到工作時間,會比有經驗者要花較長的周數,所以更不必緊張,你絕對不是最后一個向企業報到的畢業生。
第一步,不要再被拒絕了…
但是不斷面試、不斷被拒,久而久之,仍然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夠好,這種感覺一旦深植心中,就會變得退縮,鼓不起勇氣再度投遞履歷、參加面試。現在你要做的事,是讓自己止損,從輸家變成贏家!換句話說,停止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先讓自己在求職路上小贏幾次,養足信心,最后奮力一搏,來一次大勝,一舉搶進理想企業!
第二步,降低標準
朋友的兒子念的大學中等偏上,但若依照大企業晉用畢業生的標準,其實機會渺茫。他念的是信息管理系,這個科系聽起來很炫,又是信息又是管理,兼而有之,其實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很弱,因為定位不明!對于企業來說,畢業生不可能來當信息主管,但有可能當信息人員,可是念信管的技能不足以當資訊人員,不上不下,非常尷尬。
我建議朋友的兒子,先到資訊業當技術客服人員開始做起,作為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橋梁,解決客訴,站在第一線累積客戶的使用經驗,之后再決定未來是往技術人員的路線去發揮,或是走后勤支援的系統,選擇前者就必須再到補習班進修技術,選擇后者則可以留在客服單位從做中學習。“我讓他念四年大學,最后去當客服人員,不是太委屈了嗎?”
我的回答是,“不對,這是他的第一步,不是最后一步。”
第三步,迂回轉進
降低標準,先進去企業卡位,拿到第一個工作經驗,建立寫起來會漂亮很多,對于下一個求職就不那么吃力。我辦公室就有一位資管畢業的同事,一路從客服人員,轉進信息部作后勤支援,最后現職是擔任網站企劃。由于他具有客戶使用經驗,了解客戶需求,掌握很多眉角,做企劃得心應手,表現杰出。第一份工作不會是你永遠的工作,只是你一直往上爬升的踏板,委屈一點或多繞幾圈都沒關系,重要的是后面轉進的工作是你期待的。
第四步,保持在企業的視線范圍內
也有些年輕人很識相,了解自己一時半刻進不了大企業做正職人員,便選擇先到大企業做派遣人員或短期時薪人員,最后在大企業留用,這種迂回轉進是進大企業的好方法。別忘了,企業永遠在出缺,你只要保持在他的視線范圍內,當他急著找人而環視一周時,一眼看到你,你的機會就來了!通常企業會習慣找熟悉他們作業模式、人際氛圍、企業文化的人,因為這樣他們最放心,而你就是讓他們放心的人。蹲低,是為了躍起。給自己第一個機會,那就是先蹲后跳。
下一篇:在與獵頭合作過程中,候選人如何為面試助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華為2015校園招聘軟件研發崗位面試經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